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微纪录片《见证》

2018-11-09 16:27:36 来源: 长城网

  四十年风雷激荡,四十年砥砺前行,四十年的改革开放铸就了今天的富强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到来之际,长城新媒体集团特别制作了“致敬40周年”系列微纪录片——《见证》,用镜头记录下改革开放浪潮中燕赵大地上的社会变革与成就。通过主持人讲述和对亲历者的采访,见证河北的成长与变迁。第二集《太行山作证》为您介绍了太行山区脱贫道路的历史过程,见证着以李保国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太行山道路实践者的艰辛与坚持。

 

  201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专门为一个普通知识分子作出批示,这在我省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彰显了李保国先进事迹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分量。“太行新愚公”也成为了对李保国最贴切的称呼。

 

  巍巍太行山穿越河北省25个县,绵延360公里。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这里水旱灾害频繁、交通不便,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老区人民仍生活在贫困之中。1978年河北农业大学承担了原省科委设立的“太行山区综合开发研究”课题,以农业技术推广、成果转化推动山区农业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成效显著。1981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对太行山区进行全面开发研究,从此,一场大规模、多学科的太行山开发攻坚战迅速打响。这条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被国家科委誉为“太行山道路”,成为全国科技扶贫的典范。同在1981年,年轻的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生李保国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而随后他主动选择作为首批课题攻关组最年轻的成员走进了大山,成为“太行山道路”的忠实实践者。

  当年的太行山区,水灾旱灾频繁,“有雨遍地流,无雨渴死牛”。留不住水土的土地,自然留不住收成。面对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李保国风餐露宿,深入一线。“几个馒头一瓶水,山当餐桌地当炕”成了常态。终于他带领科研团队攻克了一道道难题,为老百姓因地制宜摸索出一条条致富之路。富岗苹果、绿岭核桃、南和红树莓,邢台前南峪、平山葫芦峪……他用几十年的艰辛和执着,打造出一个个闪光的品牌。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示范推广了36项实用技术,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超过35亿元,让许多山区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邢台岗底村漫山的苹果花开了,平山葫芦峪成片的核桃林绿了。而李保国却因为常年奔波,过度劳累,于2016年4月10日凌晨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8岁。

  李保国教授是“太行山道路”里面优秀教师的代表,多年来河北农大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指示,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深入太行山区,把科技送到农户,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如今山区依然活跃着多支以李保国的名字命名的科技服务队,他们扎根山村、义务帮扶百姓,延续着太行山上新愚公的精神。

 

  在以李保国教授为代表的一代代太行山道路实践者们的不断努力下,过去的荒山僻壤,现在变得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近五年来,河北省平均每年减贫100万人左右,其中,燕山、太行山的贫困人口由218.89万人,减少到76.85万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谆谆教诲,河北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太行山上,脱贫攻坚战犹酣。

责任编辑:赵文强
主办: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