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遵化沙石峪村:青石板上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1-05-27 10:12:00 来源:河北党员教育微信

游客在沙石峪陈列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遵化市委宣传部供图

五月,燕山深处,一座小村庄浸润在漫山果木的深绿和浅绿中,充溢着惬意怡人的清新。

这里就是唐山遵化市沙石峪村——曾经“土如珍珠水如油,满山遍野大石头”,百姓穷困潦倒。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沙石峪人自力更生,创造出“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被誉为“当代活愚公”。

“万里继续走,千担永远挑。”搬掉“贫穷”这座大山后,沙石峪人将红色基因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在道道米粮川、处处花果园间,“当代愚公之乡”续写着乡村振兴新的传奇。

觉悟是由穷变富取之不尽的源泉

沿着入村主路走到尽头,国际友谊林掩映着一眼大口井。井壁的千层岩上,钢钎刻印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81岁的王义春曾经参与过挖井。他回忆说,当年外宾来大口井参观后曾感叹:访问的不是一个村子,而是一所大学校,全世界都应该学习。

早年的沙石峪村,遍山青石板,无土难长粮。只有走投无路的人,才会来此艰难困苦之地谋生。“没土,没水,怎么刨出食?”1951年,村党支部书记张贵顺和大伙儿一起商议村子的出路。

“靠国家呗,咱就是靠救济粮活过来的。”“没有水,咋组织生产也白搭,这非得请神仙指点水源不可!”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精神的贫困,比物质的匮乏更可怕。大伙儿争论来、争论去,张贵顺却最终拍板:那就请“神”!

在风水先生“指点”下,张贵顺带领村民去打井。王义春眼看着井挖了五丈八尺深,还不见一点潮气,手上的血泡肿起来了,人哭得像个孩子。

其实,张贵顺满心想挖到的,恰恰不是水,而是比水更宝贵的东西——群众的觉悟,这才是由穷变富取之不尽的源泉!

趁势,党员干部向群众宣传: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要想改变现状,就要靠共产党的领导,靠自己的双手。

就这样,村民们不等、不靠,在坚如铁板的石山上,用炸药、用钢钎、用铁锹,愣是开凿出水井,把旱地变成水浇田。1956年,村里第一次不再伸手要救济粮;1957年,第一次向国家卖粮……

可是1965年,又赶上大旱,连续253天没下一场透雨,井水也没法指望。“天大的灾,必须以天大的决心来抗!”这次,不用动员,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往返担水浇地。他们像给婴儿喂奶一样,给庄稼浇水。喜获丰收时,大家不禁相拥而泣。

并不满足于粮食高产,村党支部在考察后,还打破“以粮为纲”的传统,推广果树等经济作物。几经探索,针对土壤贫瘠、气候干旱的特点,村里因地制宜种起1200余亩的“玫瑰香”葡萄,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村。

“当代活愚公”扛起“中国北方农业的旗帜”

一清早,75岁的李凤忠就踏上北山坡上的“一亩田”,把葡萄秧从地里刨出,再引缚上架。“一亩田”边的石碑,上刻“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字迹。

在此立碑,因为这是沙石峪的第一块样板田。

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的年代,全国人民白手起家建设新生活。沙石峪人民在物质上更是极度匮乏,但是他们以“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思想武装自己,也用事实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

沙石峪不仅缺水,更是少土,石头上怎么长庄稼?1966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体青壮年选择了北山坡上一块最难开发的青石板做样板,李凤忠就是当时参与造田的一员。

白天,一声怒吼一声锤。他们硬是在绝望的山上,凿下希望的石头,打出石槽,垒上石坝。

晚上,一片火把映山川。他们翻山越岭,担土千担,来回行程万里,终于在石槽里垫出了梯田。

这块田有多大?才一亩。

李凤忠干完农活踏出田垄,脚下沾满了雨后湿润的土。他用树枝刮下泥巴,又随手捡起投到田里,“这样板田来之不易啊,虽然只有一亩,但却激发了大伙儿改天换地的信心!”

凭着这股子志气,20年间,沙石峪人民在嶙峋悬壁上造出1200亩梯田、16眼深井,开凿了通南达北的“愚公洞”。周恩来总理曾两次亲临沙石峪视察,称赞沙石峪人是“当代活愚公”。

沙石峪人不仅扛起“中国北方农业的旗帜”,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还跨越国界,引起世界人民的共鸣。

在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先后有167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到沙石峪参观,得知这里“粒土赛珍珠”后,人们纷纷捧来本国的泥土,表达最深情的敬意。

光阴流转,漫步在恬静的沙石峪,一阵叮叮当当的声响传来。原来,是三两游客带着孩子,正在体验青石板上造田的农事。艰苦的岁月早已逝去,而一钎一锤的开凿声却穿透时光,依然传递着直抵人心的力量。

“靠山吃山”走出“红绿相映”致富路

走进沙石峪陈列馆,一张老照片吸引了笔者:乱石林立的狼洼山山顶,孤零零地立着一棵树,显得十分突兀。

这张照片拍摄于抗日战争年代。“当年,山上只有这一棵树,还是一棵假树。它可以放倒,是村民的信号树。”沙石峪陈列馆的讲解员王艳双解释说。

爬上狼洼山,那棵信号树早已无从寻觅,淹没于漫山松柏林和葡萄园。

从谋求生存到跨过温饱,从走上富裕到探索乡村振兴……一路披荆斩棘,少不了艰辛的探索。

在上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沙石峪人“靠山吃山”,曾炸山采石,陆续建起再生橡胶、氧化锌等工厂。

可是,新问题接踵而来:粉尘影响了农作物收成和环境,来的游客也少了。

发展遇到瓶颈,村党支部与村民在碰撞中统一思想:为了长远,忍痛也要停炸山、关工厂,走一条以“红”扶“绿”、以“绿”推“红”的发展之路。

村党支部书记周国军介绍说,村里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沙石峪陈列馆等10多处红色景点串联成环线,每年还组织葡萄采摘节等,打造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这个只有900余口人的小村庄,每年吸引游客三四十万人次。

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村里又在谋划建设外交小镇、葡萄酒庄和轻钢别墅群,红色基因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

60多年前的一次会上,老书记张贵顺提出村子发展愿景——山上松柏戴帽,山中果树缠腰,山下千亩水浇田。为之奋斗终生的他临终立下遗嘱,要安葬在不占耕地、又暖和又向阳的北山坡,“我要看着沙石峪日新月异,看着乡亲们富裕安康。”

60多年后,当站在山腰俯瞰全村,青山环绕间,梯田层层、屋舍点点。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

“回望九岭美,葡萄满山川;环村云路绕山行,新村农家欢;光耀新中国,情结四海缘;五谷丰登花果香,梦里笑声甜……”

责任编辑:赵文强

相关新闻

主办: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