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金牌技师”是怎样炼成的

2019-11-21 15:36:09 来源: 河北故事广播1079

  中等身材,肤色白皙。今年50岁的张海波,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就是这样一位一线技术工人,痴迷电气维修与研发30年,先后主持完成大小技改项目139项,累计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

  1987年,毕业于当时的秦皇岛职业高中的张海波,成了秦皇岛港的一名电工。当他第一次登上门机俯视港口时,便对这个高度机械化的设备产生了浓厚兴趣。为快速提高技能,张海波工作之余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各种电子线路的试验,甚至录音机、报警器、门铃等,都成了他研究的对象。对张海波来说,电气就像魔法,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他说:单位上班的过程中,努力有一点自己的创造,青春就这么几年,老了的时候,你回想起来以前的光阴没有白度,再加上电器行业也是特别喜欢和热爱,就这种心理,一直30来年就这么坚持下来了。

  凭着过硬的技术、踏实的作风,张海波迅速在青工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家佩服的技术尖子,被公司调到更先进、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散粮站工作。电子秤是散粮系统的核心设备,为杜绝出现各类故障,张海波和他的攻关小组潜心分析研究电子秤的工作程序,短时间内找到了可能导致电子秤故障的12条原因,并一一攻克。他们还自制料位检测杆,并修复了有故障的料位开关等部件,极大地降低了电子秤的故障率,使装卸效率提高了10倍。

  秉承创新、拼搏精神,张海波从一名职中毕业的普通电工,成长为兼跨软硬件两个领域的电气控制专家。现在他由主持秦皇岛市首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张海波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他的带领下,好几位徒弟都已成为秦皇岛港装卸生产的中坚力量。他也希望把这种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他说:现在年轻人最需要的是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做几年技术性工作,为自己以后的人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赵文强
主办: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