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三种文化”让文化礼堂“有灵魂”——滦城街道范庄村文化礼堂建设
先进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基因、价值源泉。范庄村精心开展文化礼堂建设,坚持以传统文化熏陶人、以红色文化教育人、以滦河文化凝聚人,扛起了文化建设的大旗。
一是弘扬传统文化,培树道德之“根”。以孝悌文化、诚信文化、廉政文化为重点,建成传统文化长廊和2100延长米的文化墙,建起全县首家电子书屋和农家书屋、阅览室,开展了“品翰墨书香、享阅读之乐”等活动。特别是村民张海自办农家书屋、开设“范庄日报”,经常性向村民宣传党的好政策和传统美德,充分激发了村民学传统文化、爱传统文化的热情。
二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之“脉”。为增强党员的宗旨意识和党性观念,全村党员自发捐款10万多元建设了以党史文化长廊、毛泽东诗词长廊为重点的红色文化广场,对党员进行常态化教育;每年组织党员到红色基地考察,先后10余次到上海市中共一大会址、湖南省毛泽东故居和平山县西柏坡等地学习,创新“红色讲堂”、“党建书园”等载体,形成了党员自我教育和集体教育的双重学习模式;实施“红色文化进农村、进课堂”工程,镇村党委书记定期为党员上党课、村内党员义务为学生讲党史,实现了红色教育的全覆盖。
三是弘扬滦河文化,激发爱乡之“情”。滦河文化是滦县人民的根脉所在。追溯滦河文明,可以进一步激发村民热爱家乡的浓厚感情,以行动自觉凝聚发展的强大力量。为此,该村建成滦河文化长廊,经常性开展唱评剧、品元宵、扭秧歌、腰鼓表演等民俗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滦州古城参观,创新滦河文化讲坛、范庄历史记忆追寻等载体,鼓舞了士气、提振了精神,党员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空前高涨。党支部副书记于淑芹发挥文艺特长,组建了85人的圆梦艺术团,成立秧歌、舞蹈等文体队伍,在村内每月展演一次,并到其他5个村演出8场次,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滦河文化扎根在村庄每个角落、每个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