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如何做到创新?

2018-10-31 09:22:29 来源: 合肥晚报

  理论宣讲工作,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和教育基层干部群众的有效途径。如何在新时代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坚持以创新理念让党的理论入脑入心入行,是摆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不足

  长期以来,基层理论宣讲工作针对受众对象化、差异化、分众化的特点,创新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靶向讲解,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细照新形势下理论宣讲工作的新要求,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内容不接地气。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有许多事关自身的理论及实际问题,急需答疑解惑。但一些宣讲者由于对群众的所需所求缺乏了解,在内容上过于“阳春白雪”,不能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内容“不匹配”致使宣讲“水土不服”,缺乏吸引力。

  方式不够灵活。在理论宣讲时,专家授课、报告会等传统形式运用较多,较为“机械”“刻板”,微视频、网络直播、文艺宣讲等互动性强、感染力高的形式运用较少。照本宣科、老和尚念经式的宣讲,极易让受众视宣讲为“规训”,感到浪费时间、收获较少,进而产生厌倦情绪。

  人才不够充沛。受制于机构编制等原因,基层专门从事理论工作的人员不多。宣讲队伍除省市讲师团提供的专家库外,大多由机关干部、劳模、“好人”、“五老”等志愿者兼职。一方面,兼职的宣讲员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宣讲工作的整体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因为没有刚性约束,兼职的宣讲员流动性较大,宣讲队伍难以稳定。

  基层宣讲工作的创新路径

  与时俱进丰富宣讲内容,解决“讲什么”的问题。始终围绕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中央、省、市、区各级决策部署,结合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群众的实际需求,宣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知识,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各方面内容,不断拓宽群众的视野和知识面,助其用好各项政策。关注现实、解决问题,着力做好理论宣讲与征迁安置、文明创建、为企服务等各项重难点工作的“结合文章”。例如,在拆迁工作中,可以让宣讲团队发挥积极作用,挨家挨户宣传拆迁信息,讲政策、讲发展、讲人情,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助力拆迁交房按时完成。

  以点带面培育宣讲人才,解决“谁来讲”的问题。以专家学者、一线驻点干部、时代先锋、市民百姓、文艺团体、教师、网络大V等群体为依托,成立宣讲团。以宣讲名家为领头人,成立宣讲名家工作室,定期开展以老带新活动,经常举办骨干宣讲员教学研讨、培训和采风活动,定期组织“宣讲能手”等评比活动,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加强感情交流,防止人才流失。制定完善的人才引入机制,通过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手段,吸引宣讲能手加入基层宣讲队伍。

  层层联动完善宣讲阵地,解决“在哪儿讲”的问题。传统宣讲阵地方面,建立区、街、居三级联动宣讲体系。区级设立宣讲中心,做好理论研究、人员培训等工作。镇街以基层党校、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等为主阵地,学校、社区(村)以学校思想品德课堂、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为主阵地,全面铺开基层宣讲工作。流动宣讲阵地方面,利用文艺演出、送学上门等形式,用活特色街区、楼宇、市场、公园游园、文化娱乐场所等宣讲场所。新型宣讲阵地方面,开拓网络、“三微”(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型宣讲空间,以“固定阵地定点讲,流动阵地巡回讲,新型阵地互动讲”的形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以人为本创新宣讲方式,解决“怎么讲”的问题。密切联系百姓身边发生的变化、联系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坚持围绕“小切口”阐述大道理,注重身边人讲身边事。在专家授课、报告会等传统宣讲形式的基础之上,探索利用网络直播、H5等新的传播方式增强宣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同时,注重将理论宣讲与听取意见建议,与帮助解决困难相结合,使理论宣讲工作成为既为群众思想上解“惑”、政策上解“渴”、精神上解“压”,也为群众解实际困难“题”的平台。

  庐阳区城管委王飞

责任编辑:赵文强
主办: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