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千年古郡迸发新活力

2018-10-28 10:02:01 来源: 新华社

  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古城与新区齐飞,城市与乡村共融,生活和文明相伴……

  改革开放40年来,河北省正定县沿着“半城郊型经济”发展之路,把旅游作为富民兴县产业,一任接着一任干,使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日益焕发新活力。

  “北方雄镇”风貌初现千年古城旅游“爆红”

  北方深秋,天高气爽。沿着石家庄市区主干道体育大街,一路驱车向北,很快就驶上宽阔的子龙大桥,桥下滹沱河秋水荡漾,两岸秋色尽染,抬首前瞻,雄伟的正定南城门便矗立眼前。登上城楼,举目北望,古街古楼、古寺古塔,古色古韵映入眼帘。极目远眺,商厦民居、绿地公园,城市中轴线、天际线尽收眼底。

  “面向中轴线,眼前最近的是广惠寺华塔,其独特造型是全国孤例,后边是临济寺澄灵塔,为佛教临济宗祖庭,最远处是开元寺须弥塔,属唐朝雁塔风格,塔边上的钟楼可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唐代钟楼……”正定县文保所副所长于坪兰,自豪地向记者指点着县里的“国宝”。她说,得益于古城风貌保护恢复工程,这些“国宝”的轮廓才从杂乱民居中凸显出来,获得了应有的“尊严”。

  正定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自北魏至清末,正定城一直是郡、州、路、府、县治所,是当时北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古城一度出现过“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盛景。目前县内有国家级文保单位9处,这在全国县一级尤为罕见。

  遵循改革开放之初确定的“旅游兴县”战略,正定不断加大古城风貌恢复力度。“我们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增定力,以建设增价值,以管理增成色。让古城记忆可见可触,历史文化可感可知,百姓家园可商可居。”石家庄市委常委、正定县委书记张业说,县里聘请专家团队严格论证,相继编制形成古城保护规划体系,多规合一,实施了25个重点项目,目前已完成20项,古城风貌有效恢复。

  初现“北方雄镇”风貌的正定成功吸引了海内外游客,并在今年春节和国庆节期间“爆红”。据正定县文化旅游局介绍,到10月27日,今年旅游总人次超过1230万,同比增长160%;旅游总收入56亿元,增长179%。

  拆除“围墙”八面来风“自在正定”品牌“叫响”

  大部分景点免票,所有停车场免费,公共厕所上星级,直饮水取用方便……在正定,游客们感受最多的是“自在”。一位天津游客说:“真不愧是全国文明县城,停车场很多,还免费,省下的钱,够买门票的了。”

  此前,随着游客暴增,交通拥堵和停车难成为制约正定旅游一大瓶颈。面对矛盾,正定县委、县政府作出了一个“自我革命”的决定:首先从县委、县政府开始,拆除所有机关单位的围墙,免费开放内部停车场、卫生间和开水间。

  机关单位拆除围墙,打开大门的同时,县里还新建16个停车场,抹平马路石沿增加停车位。全城免费停车位由此迅速达到2.85万个,极大缓解了停车难。

  拆除的不仅只有“围墙”,为更好保护恢复古城天际线和古建筑轮廓线,正定县还强力推进拆迁拆违,最大限度为古城腾出公共空间。仅南城门一带就动迁500多户,拆出的空间全部建成了停车场、绿地。

  “‘古城古韵,自在正定’的旅游品牌越来越响。”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兼文化旅游局党组书记高敏说,抓住旅游热潮,他们顺势策划推出系列文化体育和民俗活动,让广大游客享受到更多服务和体验。

  一任接着一任干“璀璨明珠”愈加“闪亮”

  “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正定旅游名片荣国府里曲乐悠扬,游人如织,府外“宁荣街”上,不时能看到一对对拍婚纱的恋人。“游客量一直居高不下,今年不到10个月,门票收入就超过1000万元,京津游客明显增多,许多都是一家子人周末开车来的。”荣国府景区管理处主任李景利说。

  荣国府是正定领改革开放之先,以长远眼光谋划发展旅游的经典手笔。上世纪80年代初,正定县从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筹拍选景中,敏锐地看到商机,积极争取与拍摄方合作,聘请古建专家,根据名著《红楼梦》严格设计和建造了这座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电视剧热播后,荣国府迅速“走红”,带动正定旅游业发展,被业界称为中国旅游“正定模式”。

  “在荣国府带动下,隆兴寺等一大批深藏正定的国宝广为人知,全县迎来第一个旅游高峰。”高敏说,此后,县里一任接着一任干,先后建设了历史文化街区,实施了系列古城保护恢复工程,“沉睡”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迸发出了新活力。

  如今,旅游已成为正定县域经济新增长极。“全县旅游正迎来新的高峰,相比之下,我们的服务和管理还有短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国义说,下一步,将加快古城风貌恢复提升,以景区标准发展全域旅游,努力把正定建成一座“优雅古朴、风格独特、清新宜人的旅游城”。

责任编辑:赵文强
主办: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 冀ICP备10001396号-1